linsg
2019-09-23 11:46:56
10月14日,在第二十九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第一直播间,北部战区总医院朱鲜阳教授与王琦光教授、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秦永文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玉顺教授一起畅谈我国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现状与发展。
王琦光教授
大家好,这里是第29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第一直播间访谈现场,我是来自北部战区总医院的王琦光医生,今天有幸邀请到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秦永文教授、北部战区总医院朱鲜阳教授和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玉顺教授来到直播现场,与大家共同探讨结构性心脏病相关话题。
随着对结构性心脏病的认识、介入技术的进步及器械研发,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结构性心脏病相关内容。先请秦教授谈一谈目前我国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现状。
秦永文教授
结构性心脏病涵盖的范围比较广,包括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瓣膜病、心梗后室间隔穿孔、肥厚型心肌病、瓣周漏等。我国先心病的介入治疗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近几年新兴的瓣膜病介入治疗,特别是主动脉瓣狭窄的治疗技术在不断进步。还有一些项目刚刚开始,如三尖瓣关闭不全、经导管瓣膜支架等已经开始进行临床试验。目前瓣膜病治疗所用的人工瓣膜有国产的,这也让我们看到了攻克瓣膜病的希望。
我国瓣膜病介入治疗起步较晚,需要借鉴国外成熟的技术经验,可以说我们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国内有几家医院已经建立了瓣膜病介入治疗的技术团队,国产器械也吸收了国外产品的优点。目前材料及技术已经做好充分的准备,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瓣膜病介入治疗领域将会飞速发展。
王琦光教授
谢谢秦教授。我国先心病介入技术在专家们的共同努力推动下已经日趋成熟。请朱教授谈一谈先心病介入治疗进一步的发展方向及目前的热点问题。
朱鲜阳教授
我国对先心病的介入治疗最初从1997年开始,随着2003年国产先心病治疗器械的广泛应用,很多常见的先心病不用外科手术就能得到治疗。而且国家对这方面特别关注,在边远地区,如西藏、新疆、青海等先心病高发地区组建了很多团队,通过慈善机构使先心病患者能够得到早期治疗。先心病介入治疗开展到现在的20年间,从临床摸索到中国先心病介入治疗专家共识与指南的发布,使得此项技术达到完美和规范化的程度。
到现在为止,全国有400余家医院可以开展先心病介入治疗,其中包括4~5家县级医院。介入治疗可以使患儿得到最大获益,不用外科手术就能得到永久性治愈。国产器械的研发,使常见先心病得到更完美的治疗。例如秦教授研发的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显著减少了传导阻滞,大大提高了成功率。
国家卫健委先心病介入治疗注册登记表明,我国先心病介入治疗的例数逐年增加。2017年累计达3万例,其中死亡率低于0.11%,重大并发症发生率为0.12%~0.14%。我们取得的这些成绩与广大医生的努力分不开。
现在我国先心病介入技术已经达到可以干预胎儿先心病的治疗水平,而且在器械植入、与外科的镶嵌治疗、处理外科术后并发症等方面都得到了进展。目前,可吸收封堵器已经在房间隔缺损中开展临床试验,这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热点。
王琦光教授
谢谢朱教授。左心耳封堵及卵圆孔未闭的介入治疗在国内已经得到普及。特别是在张教授的推动下,发布了关于卵圆孔未闭介入治疗的专家共识。请张教授谈谈您对这方面的认识和建议。
张玉顺教授
结构性心脏病发展到今天,一共经历了两个时代,一是新技术,创新时代,与秦教授提到的瓣膜病及朱教授提到的先心病创新时代一致;二是心源性卒中的预防时代。卵圆孔未闭所致脑卒中的发生率很高,长期以来学者们都在研究卵圆孔未闭是否需要封堵治疗,是否可以通过封堵卵圆孔未闭减少不明原因的脑卒中。从争议到统一意见历时一百多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年美国TCT年会上,专家们不再讨论应不应该治疗卵圆孔未闭,而是探讨如何提高卵圆孔未闭的介入治疗成功率。
目前,加拿大和德国已经将封堵卵圆孔未闭预防脑卒中归为I类适应证,美国也即将做出改变。这对我们也是极大的鼓舞。我们知道,中国现在有1100万脑卒中患者,1/4~1/3的患者属于心源性脑卒中。如果将卵圆孔未闭归类为不明原因脑卒中的发病诱因,我相信将会有非常庞大的需治疗人群。
另外,我们应该把左心耳封堵术看成是常规的治疗,用平常心对待。而且我相信随着器械的改进,左心耳封堵术将会越来越简单。我国现在还有很多房颤患者需要加强预防血栓脱落,防止偏瘫发生。这也就是我所说的进入心源性卒中预防时代的原因。
王琦光教授
谢谢张教授。目前瓣膜病介入治疗已经成为结构性心脏病的热点话题。随着人口老龄化,瓣膜病的问题日益突出。请秦教授谈一谈国内的瓣膜研发现状及下一步的进展情况。
秦永文教授
心脏共有四组瓣膜,左右各两组。右侧为三尖瓣和肺动脉瓣,左侧为二尖瓣和主动脉瓣。这四组瓣膜都有可能发生病变,疾病名称为瓣膜狭窄、瓣膜关闭不全等。
我国瓣膜病患者非常多,由于现在刚刚起步,前期需要完成大量工作。在我国,肺动脉瓣狭窄球囊扩张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但部分地区由于材料限制等问题,影响了推广应用。三尖瓣的治疗才刚刚起步,国外现在使用二尖瓣的治疗机制处理三尖瓣的问题,效果不错,国内准备开始实行。在国内已经开展主动脉瓣狭窄和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经皮介入治疗,技术日趋成熟。
在结构性心脏病领域,瓣膜病掀起了第四次浪潮。对于瓣膜病研究者来说,应该把人工瓣膜做得更精细、更完善。只要经皮瓣膜植入的耐久性良好,从中国走向世界指日可待。
王琦光教授
谢谢秦教授。客观来讲,因为起步较晚,我国在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方面与欧美国家有一定差距,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近几年,国内在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也迎来了新的机遇。请问朱教授,您如何看待国内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方面的发展潜力和前景?
朱鲜阳教授
结构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正在向全国推广,我们惊喜地看到年轻医生已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在很多方面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葛均波院士曾经说过,结构性心脏病是我们今后10~20年研究的重点,而且可以做出令人瞩目的成绩。
中国的医生虽然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但是在新材料、新器械的研发方面同样能取得突破性进展。现在国内开展的技术主要有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经心尖主动脉瓣植入、左心耳封堵、二尖瓣关闭不全钳夹术和三尖瓣植入等。在三尖瓣植入领域,技术不太成熟,需要我们多加关注和研究。
我认为,今后在结构性心脏病、心衰治疗等方面都可以做出更多的成绩,希望大家多多关注这个领域,我们会以更好、更全面、更完善、更规范化的治疗手段开展工作。
王琦光教授
谢谢朱教授。请问张教授,关于心脏与脑卒中这方面,我们还需要做哪些工作?
张玉顺教授
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创新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器械创新;二是思想创新。器械创新主要体现在罕见疾病的治疗方面,而思想创新则时刻体现。思想创新就是利用已经成熟的器械和方法做过去没有做过的事情,或是需要做的事情。结构性心脏病的发展是在成熟的思想创新基础上来衬托器械创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王琦光教授
非常感谢三位教授来到长城会第一直播间访谈现场,为我们详细探讨、讲解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现状与进展情况,使我们受益匪浅。再一次感谢三位教授,谢谢大家!